P3231484-1

「生活就是這樣,
很多的時候你只能被推著往前走。」

早前逛巨城的時候,
恰巧遇到參與快閃店活動的《小皿時光》。

那時老闆輕描淡寫的一句,
訴說著同業間的感嘆,
也道盡了小館開業這六年間的無奈。

英式牧羊人派、
法式蕎麥薄餅佐雞肉蘑菇醬、
法式格林鹹派、
貓王三明治、
巴斯克燉雞、
油封鴨腿佐波特櫻桃藍莓醬,
六年前,剛開業的時候,
這是小館的首發菜餚。

記得那時候整個新竹區幾乎遍尋不著販賣和我們相同菜色的店家,
時光荏苒,
六年後,
這類型的料理仍不多見;
倒是多了不少連鎖店家販售鹹派,
可惜大半做得又扁又薄,
失去了它原本該有的道地與質樸,
曾有那麼一段時間以為,
只要你的餐點夠美味,
甜點足以撫慰人心,
不需要華麗的排盤或是精美的包裝,
總有人會為你駐足。

現實,
往往比夢想來的殘酷很多。
幻想中不期而遇的美食家,
有那麼一丁點兒,
但真的不多。

實驗證明,
想靠冰山一隅的市場填補一間小店財務的破網,
簡直是天方夜譚;
所以儘管剛開業那年員工只有艾講古和女主人倆人,
生活費的來源仰賴的全是家裡艾老姊的資助。

不得已,
雖然一心嚮往減碳環保愛地球,
我們仍然被迫開始設計精緻的包裝,
儘管包材的成本隨便一樣就要價數十元,
客人帶回家拆封後通常也只會送往垃圾桶裡去;
我們也順應著潮流把菜單制度更改成隨你單點自由配,
想當然爾也開始遇到鐵齒的客人硬要點兩樣衝突的菜餚搭配,
然後再嫌你的料理糟糕不美味。

我們也開始拍美美的照片、販售大部分店家都在製作的義大利麵。
儘管一直以為每家餐廳都該販售自己特有的獨創料理,
而客人興許不會每次到西餐廳只嘗試紅醬、青醬、白醬義大利麵;
我們也開始學著發洗腦又沒有內容的Po文,
儘管自己很厭煩千篇一律的臉書小編說,
而且期許小館的文章可以閱讀起來輕鬆開心或至少言之有物;
我們也開始學著買些臉書的贊助廣告,
儘管真心希望客人是偶然不經意地發現這間小店,
不是因為宣傳或是名人網紅部落客推薦而來過過水跟跟風。

我們慢慢地體會到人畢竟是視覺的動物。
儘管嘴裡嚷著減碳環保,
但是目光仍會優先被精美包裝的那樣食品吸引。
我們也發現客人偶爾會想嘗鮮試試不一樣口味的料理,
然而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不同口味的番茄義大利麵,
卻未必能接受北非小米、布格麥、沙拉配白飯這類其實很道地,
在台灣卻鮮少出現的料理。
而所謂的喜歡嘗鮮,
太半都是建設在自己常吃的、在腦海中能成像的之上。

也許正讀著這篇文章的你或是你家人朋友並不是這樣,
然而不可否認的,
我們的的確確因為這樣的改變,
從每個月虧損幾萬元的小店,
進步到而今終於免強請得起二個員工——
雖然,
每年總有幾個月艾講古還是得自掏腰包補貼一點薪水給她們。

我想我們沒有什麼名氣,
資金也不夠我們揮霍,
挖東牆補西牆雖然很不可取,
但經營這間小店常常得這麼不得已。

想給客人質樸美好的食物是我們的初衷,
可惜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,
就無法吸引足夠的人潮前來用餐,
也就無法維護的一直以來的那些堅持。

有些事情,談起來難,
做起來更難。

這很弔詭,
也是我們最初的無奈。

然而生活就是這樣,
而你只能努力邁開步伐,
試著追尋下一道曙光。

#小皿時光是竹北一家專營餐盤餐具的優質小店,有興趣的請自個兒前進臉書查詢。
傳送門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omin285
#圖為新冠肺炎期間太閒努力試吃試做的黑森林蛋糕(未必會上架),想吃請去臉書發訊給女主人。

#HiStory故事小館
#20210809
arrow
arrow

    艾講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